摘要:罗克佳华工业公司(以下简称“佳华”),2003年美国罗克佳华来华投资,与山西结缘,选址太原,2004年正式进驻龙城,现已跻身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,参与制定国家环保物联网、矿物物联网,帮助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范。迄今为止近10年,它用实效改善了山西14个行业、1 100余家重点监管企业的治污状况,用行动撑起了传统运营产业的科技之翼,一跃成为今天全国物联网应用技术的领跑者、发展最前沿的云计算应用中心。
偌大企业辉煌几何,我们走近佳华,一同来了解这个活跃在三晋大地、掀起全国高端产业技术革命的企业新秀。
物联网、云计算 高端技术的开拓者
作为山西省物联网领军企业的佳华,充分利用地处能源大省的有利环境,立足省城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优势,振兴山西省信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、云计算技术的规模化应用。2004年至今,短短10年,是什么铸就了今天的佳华,董事长李炜告诉记者,“投资的硬环境固然重要,但软环境同样不容忽视,尤其是要有足够的真诚。这种真诚表现在,不是把人家‘忽悠’来就万事大吉,而是与企业同舟共济,携手克难。”从最初选址太原、中途费尽周折到最终走上正轨,李玮很感慨地说,“如果不是来到山西,如果不是各级政府搭建平台让我们去试,就没有今天这样骄人的成就。再好的技术如果得不到应用,也只是实验室里的产品。对于我们搞工业自动化的企业来说,渴望能有一个好的平台展示自己,能在所投资的地方、所从事的行业推广自己的技术。山西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做得非常好,对此我一直抱着感恩的心态。” 硬件方面,即整个佳华的物联网系统中,数据中心是最大的亮点。它主要是基于多年物联网深厚的技术底蕴构架的,极具生命力和应用前景。佳华旨在中国建立一个针对物联网服务的数据中心,为广大工业企业、政府部门和监管行业提供行业云服务,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,为企业和政府部门、监管部门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智能服务和决策支持。目前数据中心一期已在佳华工业园区内建成并运行,承载着1 000多个企业信息化中心的运行,同时有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在加入“云”中,是真正意义的云服务中心。
数据中心建成后将形成全球最大的物联网站(连接1 000万个传感器、300万个智能终端的物联网服务门户),联合30余家智能终端制造、智能工程建设单位,多个高等院校、研究院所合作单位,及多家世界500强企业,吸引全国物联网高科技人才4 000名,每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00项,3年内达到园区综合产值200亿元,相关产业带动500亿元。 除此之外,佳华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嫁接也展示出了神奇功效,且主要体现在矿藏开发、防污治污、节电降能等几个方面。针对省城主导产业及主流问题的开发与解决,佳华利用自身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优势,研发了相应的物联网应用系统。
煤矿物联网
煤矿物联网又被称之为煤矿的安全网,即在综采面、水泵房、中央配电所等关键点位,布设、连接各类传感器2 000多个,采集井下的甲烷浓度、风速、电压、矿压等数据,然后通过光纤实时传输到地上中控室,清楚地显示在电脑、电子屏幕上。工作人员在中控室就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井下情况,一旦瓦斯浓度等数据出现异常,物联网就会提前发出预警,并自动做出反应,该检修的检修、该停机的停机。
环保物联网
环保物联网,排污企业的“紧箍咒”。24小时全程监控,发现超标能自动断电。工作人员只需点击鼠标,全省14个行业、1 100多家重点监管企业的治污设施运行状况,外排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(COD)、烟气的二氧化硫(SO2)含量……一一出现在电子大屏幕上。李玮介绍说,传统的监测系统只能监测排污结果,管不了排污过程。而环保物联网监测系统正是对企业生产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测。遇到污染超标或环保设备偷停不运转的情况,环保人员可以启动紧急执行程序,在极短的时间内中止排污单位动力,预防污染事故,真正实现对排污单位“既监又控”的目标。
节能物联网
节能物联网,名副其实的电厂“节能阀”,主要使用了核心脱硫技术。只要把脱硫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组合,一年便能节省1 000多万元。佳华人通过数据挖掘,找到了机组负荷、燃煤含硫量与石灰石浆液浓度等工艺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,设计出一套参数搭配最优的脱硫软件,能自动调节压风机、浆液泵,可以保证脱硫效率最高,电、料、水最省。
项目精、人才多 核心力量的聚集地
作为全球尖端科技的研发基地,佳华先后承担的国家课题和国家级项目达39项之多。其“智能海量数据中心”和“能源物流公共服务平台”项目系国家物联网首批示范项目,紧密结合物联网和云计算两大技术平台,共同引领着全球高科技的不断向前。
“十二五”时期,佳华承担了建设“山西国际物联网产业园区”的重任,旨在整合和优化上下游产业链,组建产业集群,建设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。该园区主体现已成形,建成后将作为“未来城市”示范,推动社会的转型和跨越式发展。 佳华成立至稳步运行后,陆续承接的国家及各省市地区的尖端项目不断,其“深入基层,面向应用”的司训引导下,技术陆续跻身前沿、项目不断推陈出新。
2008年,承担了“十一五”国家科技支撑计划“煤矿全矿井安全生产数字化监测监控及重大灾害预警系统研究”项目;
2009年,参与了环保部组织的“全国土壤污染修复规划”编制,在太原化肥厂旧址的示范项目即将启动;
2010年,国家环保工业污染源工程技术中心落户罗克佳华,负责指导全国环保物联网示范项目的实施;
同年8月,开始布设太原市地下管网物联网“地眼工程”,为自来水、煤气、供热等11种管线保驾护航;
2011年,公司研发的“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”通过评审,两个示范项目同时启动; 前不久,公司牵头做的“能源物流公共服务平台”,列入国家首批物联网示范项目。
只因人生不重来,热血襟抱为君开。佳华所以能在龙城这片沃土上开枝散叶、不断壮大,除了起点高、立足远、发展稳健之外,科技人才云集、软实力雄厚才是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真正财富。中组部“千人计划”的国家特聘专家中,佳华的高端技术人才即占太原市的2/3。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到整个企业的60%以上,在科技领域可谓是群星璀璨、大腕云集。而其中有这么4位不得不提,他们远离妻儿老小、放弃国外衣食无忧的生活,自大洋彼岸归来,带着简单的梦想,一起成就了今天的佳华。他们就是引领企业不断向前的“佳华四杰”:李玮、邓中恒、吴晓闯、陶波。他们作为佳华最高管理层,带领800多名佳华人迎难而上、遇挫弥坚。在佳华有一个新鲜词叫“灯光鼓励”:只要在公司,董事长李玮、总裁邓中恒和高级副总裁吴晓闯,都会在办公室开夜车,常常到凌晨两三点才关灯。正如邓中恒就任总裁时,为佳华制定的愿景——为这片伟大的土地,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。谈到如何广揽人才,李玮告诉记者:“光靠物质条件挖不来人才,与国外比,这不是沿海地区所长,更不是山西所长。要想引进人才、留住人才,关键是给他们空间,让他们真正发挥作用,这比单纯的物质待遇重要得多。”
|